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VIP免费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_第1页
1/17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_第2页
2/17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_第3页
3/17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可行性论证报告科研导航2009-11-22 11:06:54 阅读 203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龙岗区和谐教育科研项目“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可行性论证报告(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第二小学课题组魏国勇)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教师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环境单一、任务重复、管理机制机械、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因素,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的当务之急。1、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在8699 名参加调查的教师中的86%存在轻微工作倦怠, 58.8%的教师有中度工作倦怠, 29%的教师工作倦怠严重。2、杭州市教科所对杭州市区30 所学校的近 200 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教师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老师,班主任的压力大于不当班主任的老师。3、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 所城乡中小学的 2292 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 50%!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 , 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显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 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果。因此 , 针对教师出现的教学倦怠心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在及时地提出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 , 及时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促使他们从这种倦怠心理中走出来, 充满热情地再投入教育教学, 便成为一个迫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概念的界定。 职业倦怠 是由美国学者 Freudenberger 和 Maslach等人提出。 Freudenberger 认为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职业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紧张状态。Maslach 认为职业倦怠是 3 个层面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