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小学校本研修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校本研修制度。一、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认识。1.. 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与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2. 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二、校长要做校本研修的身体力行者。1. 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2. 整合学校教务处、学科教研组等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发的学校教研网络, 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 学校经常进行校内调研, 以座谈、访谈、在线讨论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困惑与收获,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 给教师以人文关怀, 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3. 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 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 (教师、教研人员、 研究者等)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三、校本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1. 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 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2. 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目标是通过实施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教艺精湛、身心健康、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在此目标下,教师选择个人发展目标:一般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名牌教师。学校制定四个级别教师的具体指标,教师自己提出申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