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反思及解决策略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黄俊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但是,纵观现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教研实际,对一些进行了问题分析,选择并尝试了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一、问题反思1、站在探究目标角度看,不少学生阅读文本后,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是零星的、分散的, 甚至是非语文学科本位的, 与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教与学的目标不协合。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对体现语文本位的问题方法、问题过程训练不到位,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不强;二是,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形成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2、站在探究策略的角度看,探究前对探究计划、步骤、方法的设想、预立不重视;探究中不注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至造成中等生、学困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时如瞎子摸象,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可供操作的方法凭借。3、站在探究过程的角度看,自主、合作学习虚拟化。教师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真下功夫独立探究,合作研究合力不大,费时低效。造成优等生与学困生两极分化严重。4、站在探究结果的角度看, 探究结果的总结方式不当。 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教师往往越俎代疱,包办代替。没让学生自主分析、总结、内化研究结果并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二、解决策略1、要在有“序”的问题过程训练中,从理解难点、表达特色等方面,发现并选定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谐统一的,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这里的问题过程训练之“序”是指: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形成研究专题。在这个“序”里,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开头、结尾,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重点词、句、段及篇章结构入手,围绕理解与运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筛选,甚至设疑补充,最终确定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或研究目标)。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 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上课开始, 我先板书课题, 然后询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