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文学理论的含义: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 3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 (一) 含义: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二) 怎么表现: 1 ) 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 ) 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倾向性更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做着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三) 为什么表现:通过形象来反应生活这是文艺的特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典型化去概括和反应生活塑造感性形象。典型化意境揭示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这是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规律。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家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必须寓于形象体系之中。 4 .席勒式的含义: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创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以抽象的观念演绎代替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某种精神的传声筒。 5 .什么是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席勒式的某种主观精神的传声筒,用抽象理想代替生活真实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而是从生活出发的,反应现实本质的作品,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不是生硬的表达出来,而是依于“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惊人的独特的实践性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剧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组织是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形象化表述。它凝结了马恩长期反对唯心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的积极成果。 6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2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7 、情感性 (一)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二)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1 ) 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 ) 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3 ) 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