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总学时:72 学时理论学时:42 学时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地位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现代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本门课程着重围绕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以及结构测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强地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精神,为学生今后适应岗位变化,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具有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奠定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熟悉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以及鉴别方法;了解典型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途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能力。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及波谱学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与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教学。总论部分介绍了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生物代谢途径、提取分离以及结构研究的方法与步骤;各论部分介绍了糖苷、黄酮、醌类、萜类、皂苷、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测定方法。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涉及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超临界萃取法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用到离子交换色谱、硅胶色谱、氧化铝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聚酰胺色谱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代码:130037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药学等多种分离手段;在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中用到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氢核磁共振(1H-NMR)、碳核磁共振(13C-NMR)等光谱检测手段。(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本门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课时为 72学时,其中理论 42 学时、实践 30 学时,理论实践比例 4:3,课程框架及学时如下: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绪论20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606糖与苷202香豆素与木脂素4610蔥醌类化合物468黄酮类化合物41014萜类和挥发油448皂苷404强心苷202生物碱68*330其他成分202天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