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案例海尔兼并合肥“黄山”电子有限公司. 、八、 - 前言海尔集团是在 1984 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 147 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 1994 年在全国 500 强中名列第 107位,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7年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 6 个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997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8 亿元。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微波炉等 27 个门类、7000 余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7 年出口创汇达 5600 万美元,员工 20601 人。从 1991 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 18 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 15.2 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 10年前的几千万元发展至 56.6 亿元,成为中国家电第一特大型企业。1997 年,海尔在低成本扩张方面有较大的行动:1997 年 3 月,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1997 年 4 月,控股青岛市第三制药厂。1997 年 8 月,控股山东莱阳家电总厂。1997 年 9 月,海尔与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1997 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风华冰箱厂。至此,海尔 13 年来兼并国内企业 18 家,组成了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支“联合舰队”。兼并背景1997 年 12 月底,合肥市市政府决定将合肥市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拥有 2500 多名员工的黄山电子有限公司,几年前曾是安徽省的支柱企业,黄山电视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但 1993 年以来,由于管理不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1997 年共亏损 4982 万元,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只能从银行的贷款中支付。用当时安徽省、市领导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日晒下的冰棒,越化越少,快剩下一根木棍了。”海尔集团恰在这紧要关头,以其十分雄厚的力量,于 1997 年 12 月 31 日将黄山电子公司整体兼并,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安徽、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