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 10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交流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东南小学陈成就现行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上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独立去探索,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目的。一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所谓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自己独立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在关键处引导学生一下,难点处拉学生一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素材、指明自主探索的方向。诱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 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例如利用分类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制10 以内的加法表。整节课学生都很投入,他们用分类的思想构建了一张有规律的、各不相同的加法表,经历和体验了寻找加法规律的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可以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成为知识的“再创造者”。二诱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同学发言,接受别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例如二年上册《数一数》一课,学习例题:数“有多少个圆”时,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去数“几个几”。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踊跃讨论,找出如下的数法:①2 个 2 个地数,算式是: 2+2+2+⋯⋯+2=24;②3 个 3 个地数,算式是: 3+3+3+⋯⋯+3=24;③2 列 2 列地数,算式是: 8+8+8=24;④2 排 2 排地数,算式是: 12+12=24;⑤横着看,每排6 个,有 4 排。算式是: 6+6+6+6=24;⑥竖着看,每列4 个,有 6 列。算式是: 4+4+4+4+4+4=24。解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