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讲述了作者家中一条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的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述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学情分析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这个阶段学习《小狗包弟》,能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对人精神的伤害之深;让同学们看到一位知名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让同学们看到一个不合理时代的结束,理性时代的到来。教学思路学习本课,要能结合时代背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对文中寓意深刻的语言进行赏析,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行文,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②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②挖掘文本,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严于自责的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②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难点: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教法学法教法: 朗读法、点拨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 一、激趣导入[ 导语 ]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小狗包弟的形象和别人对它的态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狗包弟》这一课,看看包弟接下来经历了什么, 以及作者对这段往事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 ] 本课课题[ 板书 ] 小狗包弟巴金回忆上节课内容。通过总结上节课内容,加深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印象。二、整体感知[ 引导 ] 同学们请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 问题一[ 提问 ] 1. 小狗包弟的命运如何?(或者说主人是怎样对它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 ] 文化大革命的压迫使作者做出了送走包弟的选择, 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 提问 ] 2. 送走包弟作者仅仅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