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讨论】如果你有上百万,你打算干什么? 一、人生观的内涵 (一)定义 人生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主要包括三大内容: 第一,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追求什么) 第二, 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第三, 人生价值(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二)人的本质 要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即要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生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因此而获得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社会属性。 人有自然属性(动物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和自然本能。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性成熟了要生殖繁衍等。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人只有与人交往、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和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否则,人只是动物性而非社会性的人(材料事例1: “狼孩”的故事。)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从家庭关系、地缘关系到业缘关系等社会关系的不断复杂,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渴望在现实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就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特征的自我。人们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前后一贯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如果对世界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就一定会得出错误的人生观。比如,当我们夸大了物质决定作用的时候,在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滑向宿命论,认同“命里有来终须有,命里无来莫强求”,选择一种消极的生活,最终虚度人生。 另一方面,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