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标准 1.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 3.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 E4303牌号。 2.1.3 钢板(接桩用):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宜用低碳钢。 2.1.4 主要机具有:柴油打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2.2 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2.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2.2.4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2.2.5 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 2 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2.2.6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4.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到下——桩位。 3.2 就位桩机 打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3 起吊预制桩 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 30cm ,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4 稳桩 桩尖插人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 1-2 次,桩人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Om 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O.5%。桩在打人前,要在桩的机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3.5 打桩 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能超过 1.0m ;用柴油锤打桩时,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