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髓茶文化 中国文化精髓茶文化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 中国茶史 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 3 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中 国 文 化 精 髓 茶 文 化 --第 1页中 国 文 化 精 髓 茶 文 化 --第 1页(以西南、江南地区蓝海舰队为代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奥蓝特为代表),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捷盟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