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查询系统建设思考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是档案工作的一项新内容,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档案利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XX县区档案局(馆)以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能为目标,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了省市档案部门的好评XX县区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20XX年1月召开的XX省档案工作会议上,我县就开展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工作情况作了经验交流。一、落实“三个到位”,加快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步伐一是增强责任感,确保认识到位。多年来,XX县区档案局(馆)一直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管理上水平的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数字化成果的应用相对滞后,特别是社会公众能直接进行计算机检索、查询档案的工作一直没有开展。20*年,省档案局成功研发的“电子档案查询系统”软件,具有通用、便捷、操作简单的特点,是面向普通查询者利用计算机检索、查询档案而开发的专用软件系统。在全省第一批电子档案查询系统推广试点单位确定后,我县虽然没有列入其中,但是我们积极向省档案局领导汇报,请求把谷城也作为试点单位,得到批准后,更加坚定了搞好现代化管理的信心和决心,把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作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剂。为消除档案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我们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搞好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不仅是提高档案部门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档案事业新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档案干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更是档案工作实现以人为本,搭建服务民生新平台的迫切需要,从而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以馆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人员为专班成员的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保障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二是增添先进设备,确保投入到位。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近年第1页共6页来,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50多万元,建成了400多平方米的档案库房,配备了34列204节档案密集架,添置了空调、防磁柜、去湿机等设施,投入15万元购置了专用于档案数字化处理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数据刻录机和移动硬盘等设备,安装了世纪科怡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设备支持。三是加强技能培训,确保人员到位。熟练掌握计算机等信息管理技术,是信息时代对档案工作者的新要求。近年来,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平时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加强工作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知识以及英语的培训,注重学以致用,提高操作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在,我们局(馆)全员人人达到“四会”。即:会用键盘输入汉字、会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文件、会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局馆整体现代化管理素质的提高,加快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007年,我们又报经县编委批准,新增了“信息技术科”,配备了两名业务能力强懂计算机应用的年轻同志,专门负责编制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负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安全管理、档案馆基本数据库建设和谷城档案信息网的管理与维护,为加强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构人员保障。二、着眼“三个加强”,提高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建设水平一是加强软件调试工作,掌握系统运行技能。省档案局免费发放“电子档案查询系统”软件后,我们积极做好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安装和数据导入工作。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系统存在安装、导入和运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比如网页打不开或无法访问网址、数据已导入但在利用端检索不到或者检索不全的问题,部分需要倒放或横放的特殊文档全文扫描后却不能设置旋转正放格式不便查阅的问题,系统因数据导入缓慢而死机的问题等等。我们及时向省档案局和武汉开思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档案客服”系统反馈意见,寻求技术支持。公司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完善了档案数据迁移工具,制作了系统补丁,增加了管理端调卷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