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思想对干部监督思考“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大道德规范约束的力度,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道德修养和反腐蚀、反腐败的免疫力,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成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从而影响和带动人民大众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德治国”是重要的治国方略,干部监督是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严肃党的纪律,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涉及的内容多,工作的范围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各级不仅要从健全法制入手,不断完善各项监督机制,落实好主要领导负责制,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干部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各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强化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真正融于整个干部队伍建设中,才能有效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才能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如何强化“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干部监督工作的指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深化认识,在强化干部监督的“德治”观念上下功夫。干部监督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德治,这一传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在评价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地区的时候,十分注重社会风气、社会道德水准,第1页共5页尤其是执政的各级官员的道德素质状况。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讲究道德、民风敦厚、官员体恤民情的社会,这种追求几千年积淀于民族心理之中,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中,要以关心爱护干部、提高干部自身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德治”的监督观念,把干部监督工作放在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大局去考虑,牢固树立干部监督工作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的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丰富内涵,在强化干部监督的“德治”内容上下功夫。“德治”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于“治者”的德行和德性有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传统的积极内容,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其表率和示范作用。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广义上包括“公德”与“私德”两个方面。“公德”是大众化的,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主要依赖于社会的整体约束和个人自我改造来形成的;“私德”是指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思想作风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具体可综合为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素质;不仅应具备基本的马、列、毛、邓理论素养,还要看干部本人平时进行理论学习的基本情况和态度,以及理论学习的成效,看其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是否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是否真正做到了学与用、行与知的统一。二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决议的坚定性和创造性,有无消极应付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有无全局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其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看能否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看是否忠诚地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