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王真空吸尘器舞弊案例案例简介美国女王真空吸尘器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以生产耐用的吸尘器著称,唐·希兰先生是该吸尘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初为了获取该公司的控股权,希兰先生不惜抵押了其所有的私人资产,以获得巨额借款用于购买女王公司的股票。能偿还该债务的唯一方法,就是从女王公司获得收益。若女王公司的利润假如没有急剧增长的话,他则将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之中。因此在这种压力下,希兰和他领导的新的管理小组在不懂吸尘器行业的情况下,武断地认定旧的生产线过于老化,开发新一代的真空吸尘器才是大幅提高利润的最佳途径。案例简介但是建造新的生产线需要资金,而希兰先生自身的债务就已自顾不暇,更不可能通过其自身去融资,那么该笔资金出处就只能从女王公司的利润上做文章。因此,希兰先生就想出一个方案:授意他的财务经理人为地夸大几个季度的利润从而使股票价格上涨,用股价上涨抛售部分股票的方法产生资金,以此来开发这条新的生产线。财务经理听了希兰的打算后,对此夸大利润的非法伎俩同样持支持态度。他的动机很简单摘要:他相信希兰先生有关新产品的创意,并且还天真地认为,这种做假账的行为只是暂时的;除此之外,他还必须保住他的饭碗。案例简介制造虚假利润有很多种方法,但财务经理认为在销售和费用的截期上玩花样的方法风险最小。他指示销售经理将期后的销售发票提前到会计年度结束前开,那么这也意味着财务经理同样必须嘱咐仓库将货物的发运提前。而在会计上,这都需要编造大量的非法分录以掩盖造假举动。财务经理除了通过截期舞弊之外,还采取了另一种伎俩:将积存的商品发运他处,视之为销售记入销售收入;将未付的账单锁在橱柜里不确认负债。案例简介这个方案确实发生了功效,给希兰带来了他急需的现金流。而且由于女王公司从未在期后冲销任何一笔虚假的销售——这是截期舞弊的典型征兆,所以,那些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审计人员并未发现该公司的造假行为.很快地,新一代真空吸尘器设计出来并投入大规模生产。数百万美元的销售攻势使新的女王吸尘器尽人皆知,吸引了大批消费者。销售伊始,利润飞涨,掩盖了先前的财务假象。但不久,有关新产品的新问题接踵而来。首先,有一部分消费者声称,吸尘器内部的齿轮脱落,要退还产品;接着到处有报道说吸尘器的内脏会受热融化。女王公司的专家们鉴定后指出摘要:融化新问题是由于塑料引起的。由于希兰贪婪地追逐高利润,将吸尘器原先坚实的金属部分替换成塑料装配,从而导致了新的吸尘器不耐热。案例简介这样,开始时的利润涌入迅速转变为狂怒的抱怨声。不久,仓库总管报告摘要:仓库中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可用于存放退回的吸尘器了。之后,希兰的财务经理又收到了更令人沮丧的坏消息:审计人员马上又要来了。希兰先生很快就熟悉到了这种危机。假如审计人员看见成箱的产品堆积在仓库中,他们肯定会明白发生了什么。在绝望之中,公司决定租用离公司较远的仓库来存放这些毫无价值的商品,并由希兰的一个下属负责销毁所有能反映退货的文件记录,包括发运单、存货盘点表和存货退回清单。这个花招又一次“暂时性”地奏效了。但对希兰而言,这些新问题才刚刚开始。案例简介最终,由于该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极差,女王公司的声名一落千丈,销售也开始严重滑坡。不久,仓库中的有缺陷真空吸尘器渐渐地比女王工厂中新生产出来的还要多。巨额的销售退回和销售额的锐减成了希兰先生不得不面对的两大现实。希兰原先造假粉饰利润的努力现在无疑给自己造就了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他和他的财务经理仍不得不敷衍那些索要额外信息的审计人员。一个撒了许多谎的人,往往需要撒更多的谎去圆谎,而这恰恰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希兰先生不懂会计,他也终会明白那些数字起了什么功能。面对这个事实,希兰和他的财务经理在律师的建议下主动认罪,把自己交由法庭去审判。在这个案件中,投资者和债权人由于女王公司的舞弊行为总共损失了4000万美元,女王公司最终也宣告倒闭。而主要责任人希兰先生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多,还附带民事判决中穷其一生也付不清的数百万赔偿;另一责任人财务经理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