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戏事阅读答案赣东北是赣剧的故乡,乐平则是其源头.许多人跟我说 乡村戏事 舒仁庆阅读答案 乡村戏事 舒仁庆阅读答案 法勒吓陌域305 2014-09-30 赣东北是赣剧的故乡,乐平则是其源头. 在一个初春的日子里,我来到位于赣东北的乐平,耳闻目睹的乡村戏事,浓浓的“乡风戏俗”,以及极具乡土味的文化生态,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博物馆的老余是个乐平通,赣剧迷,他告诉我,一个不足2000 平方公里的县级市,其广袤的乡村从明末清初开始,400 余年间仍然留存了412 座戏台.这个数字令人大为吃惊.数量众多的戏台中 ,有明清的(76 座) 、有民国的(59 座) 、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06 座) 、也有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的(168 座).走进乐平乡村,每个村子都有一两座戏台.戏台最多的要数横路自然村,竟有7 座之多.乐平戏台不但种类齐全、样式繁多,有祠堂台(室内)、万年台(室外)、庙宇台、 家庭台,还有临时搭建的“草台”,而且历经400 多年的历史兴衰,生生不息于一方水土.400多座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华美多彩、风格迥异的古戏台,讲述着久远的历史文化故事,演绎着异彩纷呈的民间掌故,凸显着独特、罕见的区域风情,使乐平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戏台之乡”,“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传承400 年的400 多座戏台,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乡村戏迷.老余说,乐平人爱做戏、爱看戏,一年四季月月有戏.正月有花招戏,二三月有娘娘戏,四五月有龙船戏,六七月有菩萨戏,还有什么破台戏、开普戏、婚庆寿典戏,宗亲酬答戏等等.只要数数多少年历史,看看多少个戏台,就不难算出有多少个受众,也不难掂量出植根于戏迷骨子里的“戏瘾”有多重.改制后的剧团去年光下乡演出就465 场 ,当然不包括市里和受邀外出的其他演出.平均每天1.5 场 ,每场平均300 人 .去年一年光乐平赣剧团的节目就有13 万多人观看过.影响可谓广大.百姓当中口口相传着许多有关做戏看戏的对子,诸如 “凡事都可放下,好戏怎能丢开”,“不来此地放眼,要到何天开心”,等等.足可想见受众之广泛,足可感受乡民对戏曲的热爱和痴迷程度,也足以说明这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多么强大和富有生机. 乐平人爱戏可以说根植于骨髓、源自于血脉,有 “戏瘾子”一说.当地人一年到头能找出若干个理由来做戏,除去六七月份忙于夏收,最热闹是在每年的正月.戏班子还忙不过来,塔前塔张村戏台的对联上说“文戏看完武戏,西村演罢东村” ,就是戏班子赶场和百姓文武戏都有瘾的真实写照.每当这个时候,往往是东村刚已开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