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性药物的规范配置01.细胞毒性药物的概述02.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准备工作03.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方法04.细胞毒性药物操作中的职业防护细胞毒性药物的概述概念:细胞毒药物是一类可有效杀伤细胞并抑制其增殖的药物。这类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生殖、泌尿、肝肾等系统的毒害。分类:①生物碱类:紫杉醇、长春瑞滨、多西他赛、羟基喜树碱。②代谢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替加氟、甲氨蝶呤。③抗生素类:表柔比星、吡柔比星、伊达比星、丝裂霉素、米托蒽醌。④烷化剂类: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⑤铂剂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洛铂。细胞毒性药物概述配置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操作的必要性细胞毒类药物不良反应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人体易产生伤害。如果不加防护、不进行安全操作,随着接触细胞毒类药物时间的延长,会对调配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反应心脏毒性反应肾毒性反应肺毒性反应肝毒性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准备工作个人防护装置:无粉乳胶手套(厚度应大于0.007mm)、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呼吸保护装置:生物安全柜。通过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99.99%的0.3µm以上的微粒,使操作台空间形成局部100级的洁净环境,并且通过工作台面四周的散流孔回风形成相对负压。生物安全柜的准备:在台面铺上一块塑料背面的垫子,垫子必须在配置结束后或垫子上出现液滴时更换掉。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准备工作器材准备:注射器、75%乙醇、砂轮、瓶口贴,小纱布、小包装袋、黄色医疗垃圾袋,溢出包等。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方法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方法生物安全柜开机、消毒:启动生物安全柜的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关闭前窗至安全警戒线处,30min后关闭紫外线灯,然后用75%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腔内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消毒,铺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选取合适的注射器:核对药品,确认无误后,选取合适的注射器,抽吸液体量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以免药液外溢。检查注射器是否衔接紧密,防止针头和注射器分离。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方法安瓿瓶处理安瓿瓶打开前应轻轻拍打其颈部和顶部,以保证没有药液或粉末置于该处,用小砂轮轻锯安瓿颈部不超过1/4后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绕,朝向生物安全柜侧面轻轻掰开,防止安瓿折断时药物在空气中传播和雾化。西林瓶处理西林瓶类危害药品溶解或抽取药液时,应将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粉末完全浸透后再晃动,防止粉末溢出。需稀释的药物应完全溶解后再抽吸,针尖向下,使药量在药瓶和空针内“零残存”。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方法成品核对:配置完成后,核对药品标签与药品的空瓶是否一致,检查输液有无漏液、异物、变色等异常情况,确定无误后在标签上签名,成品输液用专用的塑料袋包好。处理医疗垃圾: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辅巾、治疗巾等废弃物,以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应当场丢弃于位于生物安全柜内的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密封后由固定的传递窗传出调配间,统一处理。细胞毒性药物操作中的职业防护细胞毒性药物操作的职业保护先抽空气再加药,避免强正压或强负压操作,防止药物的喷溅。在常规配药时,通常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输液瓶中直接用力加药,然后再抽气、排气,以保证瓶内压力平衡。在加化疗药时,如果采用强正压、强负压及抽气、排气等操作,均易造成药液气雾产生,形成化疗污染和危害。先抽空气再加药,即在未加化疗药之前,先抽出输液瓶内完全洁净的适量空气,再加入化疗药,这样既利用了适宜的负压轻易地加入药液,避免了强正压加药产生大量气雾,又保证了输液瓶内压力平衡,避免了常规加药方式可能导致的化疗污染和危害。将注射器针头浸入输液瓶液体中加药,避免了液珠、药液气雾的产生,更有利于防护。固定针头,保证一个加药针眼:同一输液瓶中需加多支化疗药时,需多次溶解和抽吸加药时,我们在输液瓶加药口固定插入一个针头,每次抽吸液体和加药时,直接分离注射器针头接上加药口固定的针头,再抽吸液体或加药,避免了反复穿刺带出和溢出化疗药液,还能减少胶塞颗粒产生,并避免加药针眼过大而导致药液外溢的可能。注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