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导读: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 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一、ESD 的优点 ESD 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可以实现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治愈性切除,在避免外科手术及保留器官的同时,对病灶进行切缘阴性的整块切除。与传统的 EMR 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直径大于 2cm 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整块切除病灶后可以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是治愈性切除。 不管表浅病灶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纤维化,ESD 均可对其切除,但是上述优点是以穿孔、出血等风险增加及手术时间较长为代价的。 它具有以下优点: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 量 下降 等优点; 2、患 者 可接 受 多 个 部位多 次 治疗 ; 3、使医 生获 得 完整的组织病理标 本 以供 分析; 4、对于面 积 较大且 形 态 不规 则 或 合 并 溃 疡 、瘢 痕 的肿瘤进行 96%以上的切除率 ,以减小复发概 率 。 5、在疗 效 评 估 上,也 是非 常乐 观 ,据 相关 研 究 显 示 : • 胃早癌 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 (92% ~97% )和 完整切除率 (73.6% ~94.7% ),5 年 总 生存率 和5 年 疾 病生存率 分别 为96.2% ~97.1% 和 100% 。 • 食 管 ESD 的整块切除率 和 完整切除率 分别 为90% ~100% 和 87.9% ~97.4% ; 病变局限 于上皮 或 黏膜固 有层者以及病变浸 润 深 度 超 过 黏膜固 有层者 ,在接 受 ESD 治疗 后的5 年 生存率 分别 为100% 和 85% 。 • 结直肠ESD 的整块切除率 和 治愈性切除率 分别 为82.8% 和 75.5% 。 总 之 ,ESD 是一种 经 济 、安 全 、可靠 的治疗 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 二 、ESD 的适 应 证 1、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 直径大于 2 cm 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2. 胃肠道早癌 ESD 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适应证为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无论病灶位置及大小,均能应用 ESD 切除。 在日本,ESD 已被确立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切除的标准方法。 目前 ESD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