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路基土方工程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的路堤整修和路堑边坡的修整,达到符合图纸所标出的线形、纵坡、边坡和路基断面有关作业。首先清扫路基,并在机械整修路基前,项目中心试验室应派专人对各个借土场及挖方、石灰、水泥逐个进行取样试验,只有符合底基层填筑用的各种材料方可用于底基层填筑,同时就对合格的土方进行击实试验,以便取得土方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填土前,必须清除原地坪上杂草、树根、农作物等,如遇水田先挖沟疏干,挖除表层淤泥、腐植土等。填土地段的表层不得积水。填筑应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边,保持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填方段的回填土应按路基分层辗压,沟槽处填土应按要求对称、均匀、薄铺轻夯分层回填夯实。(1)路堤填筑:填土路堤:路堤填方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土厚度按度验路段填土厚度的 90%控制填土标高。一般最大松铺厚度不得小于 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 10CM。当填方分段进行时,相邻衔接处坡度陡于 1:5 时,须将地表松翻,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填筑土方时,材料均匀地摊铺在路堤的整个路堤宽度内并大致平整,以保证路堤的均匀压实。路堤填土高度小于 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 300m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路堤填土高度大于 800mm 时应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 95%。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 1:5 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但应将原地面以下 200—300mm 的表土翻松。中途长期停工或雨天后,路堤表层及边坡须无积水并加以整理,复工时,须经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密实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为保证设计路基全宽的密实度,边侧保留 50CM 的余宽。待路基基本形成并沉降稳定后按设计断面修整,清除多余土方。路基每层平整时应有 2%的横坡,保证面层排水畅通不积水。在作业段交接处先填地段按 1:1 坡度分层留台阶,搭接长度不小于 2M。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 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2)零填挖地段零填挖路床面下 0-30CM 范围内,土质指标须按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如不符合要求,须再翻挖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