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探界者”钟杨》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1“探界者”钟杨【1】叶雨婷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有众多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执着的钟扬团队发现了它。钟扬把拟南芥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天……“英雄”少年1978 年,湖北黄冈一所中学的大操场上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庆祝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4 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父亲是当地的招办主任,为了避嫌,父亲不让他以在读生身份提前参加高考。在与父亲赌气的同时,钟扬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这个 15 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钟扬的母亲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进入大学以后,钟扬一边忙着学生会宣传委员的事务,一边坚持每月往家里写信。那时,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转向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1984 年,钟扬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工作。那时,他曾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回忆起这段往事,钟扬的妻子也感叹:“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充足。”和钟扬外向热情的性格相比,他的妻子就显得内向了许多。那时候,工作调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加上不愿和父母分居异地,妻子对于与钟扬的婚事一直犹豫不定。一次,她在工作结束后回到武汉,钟扬在车站接她时突然开门见山地说,自己把证明开好了。“什么证明?”妻子问。“我们的结婚证明啊。”“我还没同意呢,你怎么就把这个证明开了呢?”“没有问题,大家都觉得可以了,到时间了。”“于是我就这样有点'被胁迫'地领了结婚证。”妻子笑说。结婚没几年,33 岁的钟扬就成了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后来,这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雷厉风行的年轻副局级干部干出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