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VIP免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_第1页
1/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_第2页
2/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_第3页
3/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A 征.于色()B 而后喻.()C 被.服以立()D 卒.得反国()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舜发于畎亩之中\\万钟于我何加焉B. 曾益其所不能\\其真不知马也C. 由宋君观之\\庖丁之见牛也D. 发于声,而后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2、翻译下面句子。2 分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13、甲乙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谈谈。4 分14、请为甲文中的观点“生于忧患”补充一个课外事例作为事实论据。2 分1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甲文的作者孟子便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请你选择百家中一种学派,完成下列表格。4 分学说派别代表人物著作名言参考答案:1、A 征验、表现B 明白 C 通“披”D 终于,最终。2、D3、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天下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4、①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②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能写出一点并结合材料展开谈便可)5、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6、例: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①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12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