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保护原理 第一节 阶段式电流保护 保护功能由各段电流保护相互配合完成,通常为三段式电流.三段分别为: ①第I段: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②第II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③第III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在实施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为两段式电流保护,两段式电流保护即只配置第II段和第III段。 瞬时电流 速断保护 即第I段 保护单相 原理如图 1、为实现快速性,同时又要保证选择性,所以抬高整定值, 牺牲了保护范围。 2、第I段的整定值, 是按大于被保护线路末端最大的短路电流的原则来整定。 3、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 故障类型影响大。第I段保护范围通常比较小,为线路全长的15~50%. 4、由于灵敏度不够, 所以第I段保护通常不能单独使用,要有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配合。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I 段,目的是为了弥补第I段保护的缺陷. 5、只有降低整定值,保护范围才能延长,保护范围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相邻下一线路,需要与相邻下一线路的保护相配合,整定值大于相邻下一线路第I 段的定值. 6、为保证选择性,通常要延时,为了缩短延时时间,要求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太长,不能超出下一线路第I 段的保护范围。 7、时限级差一般为0。5 秒。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I 段保护单相原理图: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段。 1、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 2、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 3、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合原则来确定。 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 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式原理: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 段。 1、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 2、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 3、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合原则来确定. 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 三段式电流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式原理: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段. 1、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 2、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 3、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