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 1、定义 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下表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级别 英文缩写 评定标准 5 N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 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