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内容简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聚焦社会的热点话题“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奋斗目标。 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聚焦社会的热点话题“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奋斗目标。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又该怎么体现呢?那就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原本应该是幸福的。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幸福,是教育的人文价值目标。一时间,“关于幸福是什么,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关于教育领域的幸福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二)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 在传统教育模式和过重课业负担的困扰下,我们的孩子扮演着“学习的奴隶”的角色,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大量的学习活动是被动的。受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条件、 教学方式的限制,受家长追逐社会潮流的影响,他们总是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完成自己不十分情愿的学业,造成了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正如《纲要》指出的那样,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是感觉不到幸福的。 学习活动的确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但艰苦不一定痛苦。短暂的、必要的皮肉之苦后的快感如果让孩子体验到了,那不但不是痛苦,反而是一种幸福。 学生心灵的疼痛和创伤是难以愈合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三)关注教师的教育幸福“工作着并快乐着”作为教育管理成果,令许多人津津乐道,也折射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