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我国公路工程中现行的平整度评价指标我国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了 3 个测量平整度的试验方法和相应的平整度评价指标:① 3m 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平整度评价指标是最大间隙(h);② 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平整度评价指标是标准差(σ);③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整度评价指标是单向位移累积值(VBI)。随着我国公路路网的建设,对公路的质量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998 年交通部对原有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4)进行了修改,颁布了新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并于 1999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标准规定了 3 个平整度评价指标,最大间隙 h,标准差σ。网际平整度指数 IRI(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 并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的路基、基层、面层规定了相应的平整度评价指标。现行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⑴ 采纳了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IRI 是世行组织召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考虑了公路路面的长波模型、短波模型、台阶模型以及专家模型等向世界各国推举的评价指标,从技术上讲比较全面、合理。(2) 现行新标准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面层的平整度评价指标中只规定了标准差 σ 和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剔除了最大间隙 h,从而保证了对完工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面层平整度的科学评定。(3)σ 是表征平整度性能最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统计型指标,但其在较高行车速度下的再现性差,因此利用在较高行车速度下测得的 IRI 值来评价平整度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具有可比性,新标准中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规定了 IRI 和 σ 两项指标作为平整度评价指标,并给出了两者关系的近似表达式 σ=0.6IRI。2 平整度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世界银行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组织世界:有关专家采纳各国测定平整度的主要仪器进行了测试,于 1986 年提出 IRI 的定义:模拟标准车在 80 km/h 速度条件下,车身悬架的总位移(单位为 km)与行驶距离(单位为 km)之比。同时发表了用精密水准仪测得路面一定间隔下的高程进行 IRI 计算的程序。世界银行规定的 IRI 是以精密水准仪测定计算结果为准。因此,我国采纳其它任何一种设备测定时,都必须将其测定结果与精密水准仪测定结果建立换算关系,在交通部的组织下,经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已得出了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