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1 目的为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并对从事与生产相关的人员进行常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3 职责3.1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确保培训管理,并为人员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培训条件;3.2 安全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3.3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4 控制程序4.1 安全培训计划管理4.1.1 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方针政策、企业生产经营进展及安全标准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由安全领导小组(或办公室)每年负责汇总各职能部门的培训需求,根据岗位任职需求、法律法规要求和职工能力状况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安全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具体培训项目,同时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报主要负责人审批。4.1.2 制定培训计划后,由主要负责人负责培训教育所需的人员、资金和设施的落实。4.1.3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4.2 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在每次安全培训过程中,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被培训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培训记录中对象应包括对全体员工、转(复)岗员工、施工方、其他相关方、检维修人员等;培训记录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危害告知、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职业卫生等。在每次培训完成后,根据具体培训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填写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并存入培训档案。4.3 安全培训效果管理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调查培训效果,并评估培训效果,填写《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估表》。上报主要负责人负并存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为第二年培训、教育计划制定的依据。4.4 管理人员培训4.4.1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依据培训情况填写《管理人员培训台账》,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定期再培训。4.4.2 其他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其他安全管理人员(指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过考核,考核合格后,取得“安全资格证”方能上岗。考核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培训,通过补考取证后方能上岗。4.5 从业人员培训4.5.1 一般从业人员(含:操作工、班组长)培训一般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基本功训练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