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貌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中国地貌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的地貌单元常构成中国自然地域的分界线。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自然景观在水平地域上的差异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在自然区划低级单元划分,常成为主导因素。分析起来,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燕山运动以来,中国地貌发育的趋势是西部隆起,东部沉降。特别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第二幕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藏北高原为核心的大山原,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大洋盆地连接起来。早在 2 0 世纪3 0 年代,李四光教授曾指出:中国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分成了几个巨大的台阶。 中国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面,由东、西两列山岭所分隔,形成三级阶梯,并具有明显的地势优越性(见表1~1)。 表 1~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表 阶梯 海拔 主要地貌类型 主要地貌区 地势优越性 第一级 4 0 0 0 米 以上 高原、高大山脉、宽谷 青藏高原(包括柴达木盆地) ① 东面是太平洋,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降水较多,对气候、农业有利。 ② 许多大河发源于西部高原,滚滚东流,沟通东西航运。 ③ 在阶梯交接处,落差大,大河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 第二级 1 0 0 0 米 ~ 2 0 0 0 米 高原、山地和大 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大多5 0 0 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东丘陵辽东 丘陵、江南丘陵 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东,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和岛屿带,水深大多在 2 0 0 米以内。这里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海洋鱼类种类繁多,是中国主要的海洋水产和海洋矿藏资源集中分 2 布地区。 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中国地貌具有形态各异、成因不同、类型齐全的特点。形态地貌类型,全国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其面积构成如表 1~2。 表1~2 中国形态地貌类型面积比例表 形态地貌类型 山 地 高 原 盆 地 平 原 丘 陵 % 3 3 2 6 1 9 1 2 1 0 上述五种地貌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