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目前正是雨季,XX 高速公路各项目部要采取应对措施,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 ,才 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 时 、构造面又 为降 雨等水流 进 入 斜坡提 供 了 通 道 。故 各种节 理 、裂 隙 、层面、断 层发育 的斜坡、特 别 是当 平 行 和垂直 斜坡的陡 倾 角 构造面及顺 坡缓 倾 的构造面发育 时 ,最 易发生滑坡。 (3)地形 地貌条件:只有处 于 一定的地貌部位,具 备 一定坡度的斜坡,才 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 、河 、湖 (水库 )、海 、沟 的斜坡,前缘 开 阔 的山坡、铁 路、公路和工 程 建 筑 物的边 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 于 10 度,小 于45 度,下陡 中缓 上陡 、上部成环 状的坡形 是产生滑坡的有利 地形 。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影响滑坡的活动时间相关因素及其规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