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及出路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果 山西煤化工“十一五”的发展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全行业经济快速增长 截止到“十一五”末,全省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90户,资产合计近 92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 2.13倍。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547亿元,同比增长26.8%,较“十五”末增长 1.95倍,实现工业增加值 124亿元,同比增长 26.71%。 (二)产能产量增势强劲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依托煤炭资源禀赋,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特色发展主线,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产业规模大幅提升。2010年,合成氨、化肥(折纯)、尿素(实物)、甲醇、粗苯加工、焦油加工、烧碱等产品产量较“十五”末分别增长 23%、17%、61%、300%、288%、300%、20%。 (三)产业布局逐步集中 “十一五”以来,我省化工产业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集聚步伐明显加快。晋城、运城、太原、长治、临汾、晋中等六个重点地区化工产值占到全省化工产值的80%以上,太化集团、天脊集团、阳煤丰喜集团、山焦集团、三维集团、天泽集团等大型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45%。 (四)煤化重组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全省化工产业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融合步伐明显加快,随着《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2011)》的实施,我省化工企业纷纷与煤炭企业联姻,至 2010年底,晋煤集团托管太原煤气化和天脊中化集团;潞安集团整合重组天脊集团;阳煤集团托管太化集团,并重组三维集团和丰喜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整合重组山西焦化。这标志着山西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部溶入煤业集团,实现了强强联合。 同时,我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大型中央企业入驻,中化集团、中海油、中煤集团、大唐集团、中石油、华电集团等均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省“十一五”期间煤化工虽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和山西其他行业相比,总体上呈差距在不断拉大的趋势,全省化工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化工的比重由 2005年的1.3%下降至 2010年的1.03%,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9%下降至2010年的4.4%。工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10年的末位。 二、发挥特色优势,促进行业转型 山西煤化工经过60年的沉淀和积累,为全面实现煤化工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