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研究专题 —1— 岩土锚固技术综述 1 引言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复杂地质体,这些地质体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原来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地质体变形过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滑坡、地表沉陷等)。为预防和治理此类地质灾害,工程上常将一种受拉杆件埋入岩土体,用于调动和提高岩土体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这种受拉杆件工程上称为锚杆,它所起的作用即为锚固。 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的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固技术,能较充分地调用和提高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大大缩小结构物体积和减轻结构物自重,节约工程材料,并有利于施工安全,已经成为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和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锚固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范围 1911 年美国首次采用岩石锚杆支护矿山巷道。 1934 年,在阿尔及利亚切尔伐斯坝的加高工程中,首先采用承载力为 10000kN 的预应力岩石锚杆来保持加高后坝体的稳定,此后在世界其他的坝体加固中广泛应用。1957 年,法国 Bauer公司首先采用土层锚杆。60 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 Lipno 电站主厂房等大型地下洞室采用高预应力长锚杆和低预应力短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1964 年,中国安徽梅山水库采用设计承载力为 2400~3200kN 的预应力锚杆加固坝基。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在普莱姆斯的核潜艇综合基地的船坞改建工程中,广泛采用了地锚,用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1974 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深开挖工程采用锚固技术。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先后颁布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在瑞士、法国、捷克、美国、日本等国广泛采用岩土锚杆维护边坡稳定。80 年代,英国、日本等国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锚固技术——单孔复合锚固,改善了锚杆的传力机岩土工程研究专题 —2 — 制,能大大提高锚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中国北京的京城大厦、王府饭店、上海太平洋饭店等大型基坑工程采用预应力土层锚杆背拉桩墙结构。奥地利、英国、美国、国际预应力协会、日本和中国相继制定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进入 9 0年代,国际间岩土锚固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期间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9 5 、9 6 、 9 7 连续三年先后在奥地利、中国和英国举办了关于地层锚固和锚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