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程标准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
第2课时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理解洋流分布模式,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结合实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
第二节水的运动一、水循环1.主要环节及类型。(1)主要环节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蒸发与植物蒸腾...
第二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对应学生用书P1)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2....
课时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3.能够根...
第3课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1.知道四季、五带的划分。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3.掌...
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
课时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结合示意图了解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2.结合光照图理解...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导学主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活动与探究材料: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纬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2.理解昼夜长短随纬度和时间的...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材第20页读图1.0°经线。12个时区。2.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3.12时。7时...
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知道常见热力环流的形式和近地面风向。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重点)3...
第二课时地球的公转运动一、地球公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目前大小为23°26′。3.周期二、...
热力环流和风学习目标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风的成因。一、热力环流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①__________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
第二节城市化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
第三讲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时刻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2.人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