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别、特点,并进一步理解水资源的特征。2.结合气候、河流、教材图表,了解水资源的分布。3.结合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理解大河文明与水资源的关系。4.运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目前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并提出解决措施。[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阅读教材P94~P96“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填写下列知识。1.自然资源的含义(1)含义: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3)与环境的关系:①表现: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体性。②对人类的启示: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思考感悟】“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何理解?提示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超过可再生的周期,也可以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1)组成:概念组成广义水资源陆地水和海洋水,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狭义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分布:①分布特点:明显的地域差异。②根本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③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④差异表现: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南美洲次之,而大洋洲最少。3.水资源的特征(1)补给的循环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图表解读】读教材图4-4-2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据图分析:(1)非洲的年降水量远大于欧洲,为何年径流量却和欧洲相当?(2)六大洲中年径流量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是哪个大洲?(3)亚洲是六大洲中年径流量最多的大洲,为何缺水的程度远大于欧洲?提示(1)非洲的纬度位置远低于欧洲,蒸发量大,大部分降水被蒸发。(2)大洋洲。(3)一方面,亚洲人口众多,人均年径流量远小于欧洲;另一方面,亚洲径流的空间、时间分布极不平衡,缺水的面积和程度远大于欧洲。教材梳理2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阅读教材P97“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填写下列知识。1.2.河流的影响为古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水运。【图表解读】读教材图4-4-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据图分析:(1)为何古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2)为何河流被称为“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提示(1)从地理位置上看,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这些文明古国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有关,所以被称为“大河文明”。(2)河流提供了适合作物生长的水源条件;河流的冲积作用使地表覆盖的沉积物形成肥沃的土壤,疏松的土质有利于人类使用当时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河流的水运也是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所以,河流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教材梳理3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阅读教材P97~P99“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填写下列知识。1.水与人体(1)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2)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3)洗衣、洗澡等生活用水量大。2.水与生产活动(1)农业(2)工业(3)能源:水能具有可再生、清洁的特点。(4)航运:水运具有投入少、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预习效果自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据此完成1~2题。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影响()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解析水循环包括以下基本环节:蒸发、大气水分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一般是对降落到地面的水进行利用,主要影响了径流环节。拦蓄和利用雨水是把属于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即在水多时储存起来,水紧张时再利用,从而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矛盾。答案1.D2.B永兴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