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报告、请示和批复的结构报告、请示和批复的结构都由标题、上款、正文和落款等四部分组成,但各个文种的具体写法却有所不同。2、报告、请示和批复的写法标题这三种文种的标题通常都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但报告与请示的标题有时也可省略发文机关。上款报告和请示写明主送机关,批复写受文机关。正文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按作用、内容划分,可把报告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两类。呈报性报告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一般先总述开展工作的背景、成绩或问题作为发文依据,然后常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作为过渡句,引起下文。主体写报告内容,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最后常用“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出”等惯用语结束全文。呈转性报告要求批转有关单位或部门执行,一般先概述开展工作的依据、背景和目的,常用“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或“为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等惯用语引出正文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具体阐述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措施和方法,因要求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带有指示性。最后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予批转执行”作结尾。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起因、请示事项和请示结尾三部分组成。起因是行文重点,要交代请示事项产生的背景、原因,阐述请示的理由和依据。请示事项是行文的落脚点,必须写得具体明确。结尾另起一行,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等惯用语结束全文。批复的正文由批复引据和批复意见两部分组成。一般先引述下级来文日期、标题和文号,告知收文情况,接着写批复意见,或同意或不同意,写明具体意见和要求。落款写发文机关和日期。如果标题中已有发文机关,落款处只写发文时间即可。1、函的概念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函即信件,这里指的是机关用来处理公务的信件。2、函的适用范围函的适用范围广泛,行文自由、灵活,语言简洁明了。平行机关单位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及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使用函。函的内容均属一般事务性工作, 不涉及大政方针问题和机密事项。函的功能多样, 既可以商洽工作、 联系事务,又具有处理“请示”、“批复”类公文中较小事项的功能。3、函的种类函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请示性函、答复性函等;从公文处理程序来看, 可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 从行文主体来看, 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类。这里的“函”指公函,是国家行政机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