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听谁的—— 《骑驴》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骑驴》 是小学二年级上册园地四中的一篇短文。文章主要写了爷爷和孙子骑驴到北村找朋友,却遭到不同人的议论,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会把驴压死;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北村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读完文章后, 我问学生 :“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咱们快点给老爷爷出出主意。”并要求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说什么的都有。生 1 说:“我觉得应该让孙子骑,由于孙子年龄太小了!”生 2 马上站起来反驳说:“那爷爷年龄大了,我们也应该尊敬老人。”生 3 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干脆谁都不骑了,就牵着驴走。”生 4 说:“那样不是有人说你笨吗。那开始就不用牵驴了,爷爷和孙子走路去,不是就不遭人议论了吗?”生 5 把手高高的举了起来,很自信地说 :“我有一个好注意, 再买一头驴不就行了吗?”这名同学一出口, 让我意识到她们好像离我提出的问题越来越远了。我刚想说点什么。谁知一名同学一语惊人竟冒出了这么一句:“在驴的屁股上扎一刀,它就会由于疼而拼命的跑,一会就到了,也就不觉得累了。”他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也真想批评他一句。不过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于是,我说 “驴勤勤恳恳地为人类服务,你忍心用刀伤害它吗?”一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们要爱护动物,不能伤害它。”但是, 我不得不承认他“大胆 ”的想法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开辟了另一条思路。接着,我怕学生再说跑题了,就又问: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既不能让驴累到,又能使爷孙俩都骑到驴的好办法呢?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最后得出了我满意的答案:先是祖孙俩都骑在驴背上,感觉驴有点累了的时候,爷爷就下来走一段,偶尔孙子也会下来走一会,让爷爷骑在驴背上。这样驴和祖孙俩都没累着。课后,我一直在琢磨着孩子们的各种想法,若有所思,除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如孩子们的口头表达水平、思维水平等) 以外, 还有些人文性的, 如尊老爱幼、 爱护动物等等。这些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我怎样去把握,去引导呢?一、尊重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时我们会理解成不着边际的话,其实从某种水准上来说,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我们应该来保护学生这独特的见解。有时孩子们会对提出的问题“突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