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VIP免费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_第1页
1/6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_第2页
2/6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_第3页
3/68
2004 年,在中国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年广告经营额突破 1200 亿元;传媒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试点单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大批新闻报道促进了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传媒产业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 一个产业的兴盛,要由一个庞大的企业群托起。2004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从政府到行业都全面推动传媒机构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型。 2003~2004 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分别对报刊社、出版社、广电媒体提出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分开、企业化转型等要求,实质上就是促进相当大部分的中国传媒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型。 从公司化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传统传媒机构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性质,还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传媒企业。因此严格来讲,我国传媒企业还很不规范。但 2004 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传媒业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规范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2004 年,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企业开始出现,而这一群体势必会越来越大,传媒也将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因此 2004 年可谓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关键年。 2005~2008 年将是中国传媒产业的起飞期,而 2005 年则将是中国传媒产业改制与转折起飞的重要年头。中国传媒产业能否在中国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加剧国民消费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得以迅速前进,能否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问题的引导和解决、服务人民文化消费需求上发挥自己独有的作用,2005 年也将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必将作为中国传媒产业由启动到起飞的关键年而载入史册。 从传媒机构个体角度来讲,中国传媒机构能否抓住 2005 年这一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及时进行市场化转型和迅速发展,将决定自己在社会舆论层面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决定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产业整体角度来讲,2005 年中国传媒产业能否实现真正的企业化转型,是决定其能否具备足够发展后劲、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一搏。中国传媒产业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将受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影响,同时,中国传媒产业理应也必然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理性健康发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推动器”的作用。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题和特征将是: 2005 年——改制 2006 年——扩张 2007 年——国际化 2008 年——奥运 一 中国传媒产业分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