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VIP免费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1页
1/8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2页
2/8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3页
3/8
浙江沿海平原工程地质层(组) 统一编号的依据及其意义 张上麟 2012.11.10 1 目 次 1.历史与现状 1.1 孔隙承压含水层的统一编号 1.2 工程地质层(组)编号的沿革 2.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必要性 3.统一编号的地质依据 3.1 土层统一编号的前提 3.2 土层统一编号的依据 4.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和依据 4.1 划分原则 4.2 划分说明 4.3 划分依据 4.4 第四纪地层断代及其依据 5.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方法 5.1 工程地质层(组)的三级划分法 5.2 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 6.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中应注意的问题 2 浙江沿海平原工程地质层(组) 统一编号的依据及其意义 1. 历史与现状 1.1 孔隙承压含水层的统一编号 目前已趋于一致,即以第四纪地层时代作为含水层统一编号的依据,以罗马字表示如下: 上更新统含水组(Q 3) 中更新统含水组(Q 2) 下更新统含水组(Q 1) 1.2 工程地质层(组)编号的沿革 1.2.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宁波及温州三市在各市范围内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分层”。同一土层有不同编号,三市难以协调统一。如广泛分布且浅埋的“第二硬土层”,杭州称⑥号土,宁波称⑤号土,温州称④号土,其它土层编写则更难对比。 1.2.2 本世纪以来,省工程勘察院、省交通院等十多家甲级勘察单位陆续按《浙江省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下简称《省规》)的要求,在工作项目中,已逐步推行了土层的统一编号。 2. 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一些规模大以及线路长、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输油(气)管线、运河等线状工程勘察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远远跨出了杭州和宁波市区的范围,因此作为同一个建设项目的勘察报告或评估报告,再也不可能按某个市的习惯分层去划分地基土层并连接剖面。尤其是由多家勘察单元分合同标段共同完成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编号的土层划分方案,才能汇总成一个统一的成果报告。但习惯编号是无法准确进行土层的统一编号,因 3 为地区习惯是根据某市一定范围内工民建项目或城建项目的局部经验,按不同性质土层的上下层序进行编号,形成了习惯分层,这对于土层纵、横向变化不大的“点”上工程,基本能满足设计需要;习惯编号至今没有赋予其特殊的地质意义。 对于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即线状工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输油气管线、运河等)及大型工程(如火电、核电、新兴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