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色发花防止剂 1. 前言 涂料的颜色多数是几种颜料拼配起来的复合色。涂料涂装后,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有时颜色会发生变化,造成涂膜表面颜色的缺陷,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 浮色(Floading) 发花(Floating) 丝纹(Silking) 花斑(Motting) 条痕(Slriation) 虽然称谓不同,但其根本原因是涂料中颜料组分的一种或几种产生沉降、絮凝造成颜料分离,导致涂膜表面颜色发生变化。将其归纳,可分为“浮色”和“发花”①。 发花,是指涂膜中颜料组分分布不均,呈现出条斑或蜂窝状的花纹,可以理解为颜料垂直方向的分离。 浮色,是指涂装后,涂膜中的颜料组分呈现出均匀层状分离现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料以较高浓度均匀地分布在表层,上下层的颜色差距较大。可以理解为颜料水平分离。 丝纹,是指浸涂货流涂后再涂膜表面呈现的条纹状的花纹。实际上也是发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发花浮色形成的原因 产生浮色发花的原因是很多的,一般认为:贝纳尔涡流;颜料粒子的运动速度差;颜料絮凝分离等是主要原因。但颜料组合匹配不当,添加剂运用不宜,容积不匹配,树脂拼合不合理等也会造成浮色发花。 2-1 贝纳尔涡流 涂料涂装后,涂膜表层溶剂挥发,表面温度下降,表层密度和表面张力增加,上层密度大,受重力早用作用向下沉。下层富含溶剂、表面张力低,受表面张力作用,又推动涂料由下向上运动,新上来的富含溶剂的涂料表面张力比周边低,因此涂料又由中心被推向“边缘“,并在此堆积,向下沉降,形成了规整的六边形,这就是贝纳尔涡流,见图 4-。 溶剂与其缔合的基料,携带颜料粒子一同由涡流的中心上升到涂膜的表面。但其所写各种颜料粒子的比率却不相同,比表面极大的,粒经小的,比比表面积小的,粒径大的多,这是因为小粒子运动速度快,其结果导致颜料的分级或重新分布,使一种颜料在表面呈现出较高的浓度。 由涡流中心携带颜料上升到表层的富含溶剂的涂料,因其 表面张力比周边低,因此,它会向表面张力高的六边形的边缘缓处运动,并在此堆积,所以我们看到边缘处颜色深,并有“小丘”这就是发花及桔皮的简单成因。 2-2 颜料粒子运动速度的差别 各种颜料粒子在分散体系中,布朗运动速度是不相同的。颜料粒子运动速度是受粒径、形状、密度、絮凝度、电荷等各种因素影响。在显微镜下不同粒子的运动会看得很清楚。 Stokes 定律指出,球形颜料粒子下沉的速度主要与粒径有关: 2 r2 (ρ1—ρ2)g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