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10142122 王鹏昭10 信息 w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大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大多数高校都在原学校的周边或另择新地进行校园新区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实施。因此,高校应该努力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对于 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1)节约资源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作为非盈利的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的经费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支出,如果学校能节省资源上的消耗,这部分资金就可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实验室设备建设,用于人才引进,用于教学改革。(2)节约资源的环境效益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加剧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影响。高等院校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师生、教职工数量众多,每天消耗的水电数量是惊人的。每所高校每年的用电量巨大,常州的电力主要是依靠外地输送,采用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进行火力发电是一种常用的能源利用渠道,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实际上,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例如:水力发电可能破坏自然生态、改变气候、引起地质变动等;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也会存在核废料处置问题和核泄漏事故隐患;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贮能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就连诸如通过生物质的厌氧发酵产生甲烷或氢气这样的现代生物质能的利用过程中也难免导致氮氧化物的产生。因此许多学者都普遍赞同: “节省的能源才是最好的能源。”除了能源以外, 水和其他物资的浪费不仅导致生产过程消耗的能源或其他资源的增加,还加大了废水或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压力,上海是一个水质污染型的城市,城市大量的污水排放已经给黄浦江和东海造成了很大负担;再者, 像上海这样一个土地有限的大城市,目前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很难再容纳更多的固体废弃物。(3)资源节约的社会效益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 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带动“节能减排学校行动 ”不仅直接的节约、环保效益巨大,还可以把在学生当中树立起来的节能环保意识带向社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在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对未来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