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8 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 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 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 A或 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 A类或 B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 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 A类试题计分, 4.第 19、20、21、22、23 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 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 小题为分叉题;分A、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A.如图所示,把电量为-510-9 C 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 点的电势UA=15 V,B 点的电势UB=10 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 3A.1911 年卢瑟福依据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 MeV的粒子轰击金箔,其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27 kg,1 MeV=106eV)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B.体积为V 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 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___。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辐射。已知A、B 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 和 T2,t=T1T2 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