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发 展 成 果 的 分 析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是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浪 潮 的 排 头 兵 。 在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之 后 , 1980年 8 月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第 十 五 次 会 议 通 过 《 广 东 省 经 济 特 区 条 例 》 , 这 标 志 着深 圳 、 珠 海 和 厦 门 等 经 济 特 区 的 正 式 诞 生 。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位 于 深 圳 市 南 部 , 东 起 大 鹏 湾 , 西 至 珠 江 口 , 北 靠 梧 桐 山 , 南邻 香 港 , 以 深 圳 河 为 界 , 总 面 积 327.5 平 方 公 里 , 实 际 可 开 发 面 积110 平 方 公 里 。特 区 前 身 为 原 宝 安 县 的 县 城 , 1978 年 全 县 工 业 总 产 值 仅 有6000 万 元 。 是 什 么 使昔 日 的 贫 瘠 之 地 转变成 今朝生 产 总 值 过 万 亿的 经 济 热土?我们可 以 从不同时期的 发 展 经 验和 成 果 中 管中 窥豹。 一 、 特 区 初创和 奠基时期(1978-1985) 这 一 时期主要是 局部 改 革 、 单项突破, 以 开 放 促改 革 。 这 些改 革 冲破了传统计划经 济 体制的 束缚, 为 特 区 对外开 放 和 建设扫除了一 定障碍 。 具体我们可 以看到一 是 开 始城 市 基础硬件建设和 软件建设。 1979 年 率先建设蛇口 工 业 区 , 1980年 开 始大 规模城 市 基础设施建设, 开 发 罗湖和 上步城 区 , 建设蛇口 、 赤湾 、 东 角头 、 妈湾 等 港 口 ;开 发 建设一 批工 业 区 , 引进一 批外资和 先进技术, 工 业 开 始起步;建设深 圳 大 学、 图书馆等 八大 文化设施, 文化事业 开 始起 步;制定城 市 建设和 经 济 社会 发 展 总 体规划, 改 善特 区 管理体制, 制订有 关 配套法规。 二是 以 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 价格体制改 革 为 突破口 , 在 全 国 率先在 工 资制度劳动用工 制度、价格体制、 企业 体制、 劳动保险制度、 以 及政府机构等 方 面 进行改 革 。 三 是 在 对外开 放 方 面 , 创办蛇口 工 业 区 , 先后 开 放 沙头 角、 文锦渡、 蛇口 码头 、 梅沙、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