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常见缺陷处理 常见的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有:麻面、蜂窝、漏筋、孔洞、错台、外形缺陷(缺棱掉角、表面不平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外表缺陷(掉皮、起砂、玷污)及裂缝。 1 、 麻面 1 .1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 .2 产生原因 (1 )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 )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 ) 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 ) 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 )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 .3 预防措施 (1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1.4 处理措施 表面作粉刷的或作防水层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 蜂窝 2.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2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漏浆);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2.3 预防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应设串筒或溜槽; (3)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4)模板缝隙应堵塞严密,浇筑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2 .4 处理措施 (1 )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正钢筋不受侵蚀,采用表面抹浆修补,可用1 :2 ~1 :2 .5 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在抹砂浆前,须用钢丝刷或加压力的水清洗湿润,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2 )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