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考一、开展登记指导的必要性登记指导指基层工商部门通过对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状况的动态分析,指导原有的市场主体规范登记行为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新办各类市场主体,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质量,以此促进经济发展。_.从宏观上分析。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新的“三定”方案中,明确要求工商部门“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国务院分别对企业注册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和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等内设机构明确了“承担全国企业登记管理信息库的建立、维护和内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的分析、公开工作;承担外商投资企业注册信息的分析、公开工作;调查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管理情况,拟定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等职责。这表明工商部门具有登记指导职能。_.从中观上分析。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鼓励投资和市场准入为重点制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各省级工商部门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也基本以登记政策为重点。如市局去年出台的服务城乡统筹的“五十条”涉及注册登记的即达到十八条。由此表明利用登记政策进行登记指导已刻不容缓。_.从微观上分析。相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和省级工商局,基层工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相关政策法规,也有明显优势,即掌握着大量的登记政策法规、直接面对广大管理相对人、工作网络齐全等。因此,基层工商部门面临着繁杂的登记指导任务。同时,各类市场主体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经济细胞,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必须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提高,这也是登记指导的基本任务。二、当前基层工商部门登记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_.体制制约。主要表现在直管后,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第1页共3页展规划和工作安排中的工商行政管理因素有降低的趋势,导致当地工商部门未能及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登记指导。_.被动性强。一方面在当地政府一些项目的重大决策出台后,对工商部门的要求几乎均是“命题作文”,在若干已经定了基调的条条框框内工商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基层工商部门的登记工作存在坐等上门的现象。_.资源浪费。一是信息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档案及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的浪费。企业信用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考核的工具,其潜在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挖掘;二是政策法规资源浪费,基层工商部门掌握了大量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和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如果仅仅是办理注册登记或局限于狭隘的工商行政管理事务将无助于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调研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大量的登记指导调研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具体工作的业务指导,或在一定的小范围采用未被推广,导致登记指导不为更大范围内的公众所认可;四是统计浪费,注册登记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是采取的以纵向形式层层上报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横向对本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统计沟通则略显不足。_.不平衡性强。一是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一事一策”和特事特办的工作方式对促进重点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又造成对非特事的不公平待遇;二是办事速度和办事质量之间的矛盾;三是书式审查与深化指导的矛盾;四是登记指导供需之间的矛盾;五是登记指导前后不一致。三、完善基层工商部门登记指导的途径_.以社会需求制定登记指导方案。一是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需求;二是各类市场主体的需求;三是潜在的投资群体的需求。_.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制定登记指导方案。应主动将工商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主流,将注册登记工作与当地的发展融为有机的整体,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登记指导年度规划和中长期规划,最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共鸣。第2页共3页_.提前介入,延伸登记指导。一是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国有集体改制企业主动提前介入,将工商部门的相关建议纳入方案,避免方案成型后再找工商部门的被动局面;二是对潜在的创业群体提前介入,设计最佳的创业登记方案,引导更多的人群进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