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并购:中国企业并购新趋势我国出现过的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并购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更为迫切,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移动(香港)用 800 多亿元兼并 8 省市移动网络、日本日产汽车以近百亿元与东风合资、 美国百威啤酒参股青岛啤酒、 美国新桥参股新发展 ,, 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正席卷中国企业界。据普华永道的,在受访的 232 家和产业投资基金中, 有七成认为中国的并购活动会加速增长。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企业因为竞争压力和需求而自发的内部变革,而且是政府从机制上引导、从方向上控制、从力度上促进的划时代的经济变革; 这场并购浪潮, 一方面是全球性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组成和延续,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建设时期必然产生的过程。近来,中央有关机构不断出台并购的有关管理办法,如《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的焦点。在世纪之初, 随着我国企业将出现的并购热潮,谁能把握这次浪潮,谁就将赢得在21 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不通过并购而是“滚雪球”式的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在今天的历史中,恐怕是痴人说梦,根本无法长成“巨人型企业”。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企业并购浪潮,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一心想早日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该如何应对?从以强吃弱到强强并购按照参与并购的企业的大小强弱来划分,企业并购包括强强并购、以强吃弱、以弱吃强、弱弱并购四种模式。从我国企业并购的短暂历史来看,以强吃弱的形式最为常见,弱弱并购、以弱吃强的数量也有不少,但两个势均力敌的企业之间以战略合作的姿态进行强强并购的形式还为数不多, 仅有极少量的案例能够称得上强强并购,如发生在 2000 年的联想并购赢时通案。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并购主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并购模式,目前国内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到底应该采取强弱并购为主,还是应该采取强强并购为主。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企业应该以强弱并购为主,强强并购为辅。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西方企业的历次并购都需要经过强弱并购这个主流过程,我国对于这个过程难以跨越;二、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强弱并购更适合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三、强强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