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录用条件”的正确适用及注意事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劳动合同法》 有所了解的企业大都知晓存在以上法律规定。但对于什么叫作录用条件, 如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应用, 又有何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却一知半解。由于对该规定认识不清, 无法熟练运用, 企业容易在操作过错中出现失误, 合同解除行为可能被认定违法, 从而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如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以下解读,为企业理清思路,引导企业正确适用相关法律。1、“录用条件”的含义:“录用条件” 是指企业根据本企业及相关岗位生产经营特点,对招收录用的劳动者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试用期间用以考察劳动者的依据。2、适用条件:企业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有具体、合理的录用条件;(2)有证据证明员工知晓企业的录用条件;(3)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4)企业据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3、注意事项:(一)企业应设定合法有效的录用条件:1、录用条件需符合法律规定。如不能将法律禁止的就业歧视等内容作为录用条件;2、录用条件应当明确具体。除一般性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体现每个岗位或职位的特殊要求,如岗位所需要的相应资格证书、职称、技能、语言要求等;3、录用条件需公示。即,要让劳动者知道企业的录用条件。企业可以要求劳动者在录用条件的相关文件上签字确认,或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二)证据的搜集:及时对劳动者的表现予以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及时出具考核结果。(三)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对试用期间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注意:劳资双方约定的试用期限应合法。试用期限的确定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但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双方劳动合同期限所对应的法定最长试用期限。若合同约定的试用期超出法定最长试用期限,则以法定最长试用期限为准; 若试用期满后仍未办理转正手续的, 不能认为还处于试用期, 企业不能之后以劳动者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案例:某公司招聘销售经理,大致要求如下:1.本科以上学历; 2.英语水平良好; 3.两年以上同行业从业经验。 经过面试, 王某与公司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