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VIP免费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_第1页
1/5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_第2页
2/5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_第3页
3/5
1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在研究影视公司“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头部的影视公司在起步阶段能够快速腾飞,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无法照搬复制,原因就在于“时势造英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1、国有资本时代: 1950 年~1990年第一阶段电影的国有资本时代,所有影片的制作投资均为各个国有电影制片厂,各个导演和从业人员都是隶属于制片厂的国家工作人员。峨眉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逐渐成为中国当时最出名的几个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优秀影片。而观影人次和市场,在这期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到1991 年达到顶点,这一年中国电影年票房收入达到24 亿元,人均年观影 10 次以上,这个记录直到 2004年才被打破。2、民营资本时代 :1990 年~2001 年1992 年,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政策指导,让各个国有电影制片厂自负盈亏,对入不敷出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实行了破产,电影产业由单纯的财政拨款的政府扶持阶段,开始进入到全面的市场化阶段。民营资本得以进入。1994 年,华谊兄弟公司成立。1998 年,光线传媒成立。1999 年,博纳文化公司成立。表作:《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甲方乙方》、《大碗》2 3、商业大片时代: 2002 年~2015年2002 年,广电从政策上放开民营资本进入电影的发行领域,拉开了院线改革的序幕。从 2002 年中国电影产业进入全新的快速发展期,开启了商业大片时代。回顾整个地产资本在影视行业泛滥的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时代,银幕数量快速发展, 开启了商业大片的风潮, 地产资本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仍功不可没。吸引地产商的是, 以文化开发的名义, 可以以相对较低价格拿到土地。在房地产看重影视产业的文化品牌宣传性的情况下,地产资本大量的进入了电影产业。不过,因为受房地产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影响、热钱泛滥,也是造成中国电影烂片横行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 年,保利集团则是联合博纳文化公司成立了保利博纳集团;2005 年,万达经总局批准,成立了万达院线,如今成为国内第一大院线。地产资本大量投建院线, 使得中国电影院的银幕数量也开始了飞速增长。到 2012年底,全国银幕数量已经从2002 年的 1845 块飞涨到 13118 块。鉴于商业区多厅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影视行业发展历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