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理论征文——“空挂户”引发的人口普查思考人户分离现象一直以来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正常的行政管理带来困难,而空挂户则是人户分离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瑞安XX县区各社区普遍存在。近些年随着瑞安房价上升,带动二手房交易量猛增,也一定程度上带动空挂户的数量上升。对于瑞安空挂户,XX县区相关部门曾进行调研得出结论:瑞城实际居住在安阳XX县区的居民远远超过登记数,其中相当部分是户口挂在XX县区,人早已迁到XX县区居住;为了子女就学,大部分家庭人走而户不迁。空挂户给职能部门及基层社区管理带来新难题,这种现象将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空挂户的定义目前也没有标准答案,本人对其定义简单理解为:指空有户口但本人或家庭成员均不居住在户口登记地。由于空挂户在农村和城市略微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即在农村的空挂户,其农村户口与农村集体资产或者村集体承包地分配等权益上还有关联,故这种情况暂不完全划入空挂户范畴。所以本文指的空挂户主要是指在城镇中空有户口而无人居住,应该人户合一而实际没有及时办理户口迁移的现象。空挂户带来的尴尬:有人入户,无人入住近十年来,瑞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安阳XX县区、瑞祥XX县区、罗阳大道等地的新楼盘拔地而起,XX县区的建设带来了人口从玉海街道等XX县区向安阳街道XX县区迁移。而玉海街道、锦湖街道的老城拆迁改造工程也在进行之中。以玉海街XX县区前社区为例,这里属于瑞安的XX县区,有重点小学市实验小学在辖区内。据统计,全社区户籍登记2464户,户籍人口7145人,其中空挂户500户,人口估计有1580人左右,占22%之多,个别一套房子现空挂登记有4、5户之多。这些空挂户少部分在社区内还有房子,而绝大部分空挂户除派出所掌握的户籍基本信息外,没有任何信息,根本无法联系。与县前社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街道的滨江社区,这里属第1页共4页于滨江大道改造地块,在滨江大道边上新盖的住宅大楼如雨后春笋般一幢幢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建筑、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绿化使得这里适宜人居。但是这住房人居环境虽然好,但却没人愿意在这里落户,因为这社区内没有中小学校,大多住户已经入住五六年了,但是户口仍然在外空挂着。据统计,滨江社区新房建成户数有近1000多户,且都已基本入住,但是真正入户只有一半左右,另外一半住户都不愿将户口迁进来。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没有好的学校。空挂户产生的主要原因:择校和拆迁根据现有瑞安中小学施教区政策规定,拥有户口本和房产证(即“两证”)的家庭,小孩才能在施教区中小学就读。如果在施教区有产权、没户籍,或者有户籍没产权(即有“一证”),将收取一定数额的择校费,一些重点名校赞助费标准为2-3万左右,如果“二证”都不具备,原则上不能在施教区中小学就读,或者得交加倍的学校择校费。也就是说,空挂户口可以给家庭至少减少一半的择校费,更重要是拥有择校的优先权利。在瑞安的XX县区,一些重点中小学附近的二手房占尽优质教育资源,是不少住户宁愿“空挂”也不愿迁户口的主要原因,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迁移户口的。一些临近名校周边的旧、破或小户型房子就算价格高些,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名校周边二手房价格一路高涨和目前中小学就近入学的政策密不可分,同时也流行了“倒房”现象:房主买了房子,孩子顺利进入附近的好学校;过两年就把房子倒给朋友,帮助朋友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然后继续倒下去,房价继续升高,空挂户也越挂越多、“越挂越空”。除择校原因外,空挂户主要原因就是房子拆迁。如公园路、邮电路、沿江路等街道的近几年因老城改造,拆迁了数千多户居民住宅,有些暂住过渡房,有些买了新房子,但仍有很多居民的户籍没有随住房安置而迁移,以至于这些居民的户籍空挂在马路上。还有就是市人才服务中心所在的瑞阳社区,这里千余人的外来引进人才挂靠在人才中心。空挂户带来的人普难题:空户多人难找,数据质量得不到第2页共4页保证第六次人口普查国家将普查对象由“常住人口”向“现住人口+户籍外出人口”转变,也就是说,这些“空挂户”均作为调查对象来登记。人口普查对于基层普查人员来说本来就难度很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