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2《管理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主要有《计 算 机文化基础》 《办公自动化》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心理学》 等, 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依托于这些课程的知识基础, 培育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MIS 开发与管理 技能,对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课程 是毕业设计和顶 岗实习,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储备,能够使这些后续环节 顺利开展 。 本课程 与前修、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 要求学生了解 MIS 的最 新进展,掌握其组织、管理与应用开发的方法、技术、过程与步骤,培育 从事 MIS 开发、实施和维 护工作的初步能力, 重点培育利用 MIS 相关软件服务日常行政工作的能力, 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 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二课程主要任务 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 MIS 的进展和技术前沿, 掌握 MIS 的基本理论、 概念、 原理、 结构和功能, 全面掌握 MIS 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码测试、验收运行和维护评价的整个生命周期, 具备从事 MIS 开发、实施和维护工作的初步能力, 能够熟练应用 MIS 相关软件如 Office 系列、 Visio 、 Zmaker 等完成日常行政工作;引导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 学会在不同环境 下使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 培育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面对企事业单位 MIS 各岗位需要的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 3通过老师到企业实地调研和顶岗锻炼, 了解 MRP 、 DSS 、 CRM 、 ERP 等的使用、维护流程, 掌 握企业对 MIS 相关岗位的素养和技能需求,共同探讨课程教学及实训新途径,将专业培育目标及相1 指: 根据评估要求划分的 A 类、 B 类 | 、 C 类课程。2 阐述课程的类型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拓展课、教学实践; 必修课、选修课 ,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与相关课程、专业的关系。3 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等关岗位要求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采纳工学结合的方式,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 项目 开发与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贯穿到各个项目中,设置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