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般也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1、含义。是指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付、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运行。2、构成:(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简称国库单一账户。该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国库单一账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不设置该账户。(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该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该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简称预算外资金专户。该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5)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门批准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专户,简称特设专户。该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特设专户在按规定申请设置了特设的预算单位使用。三、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一)收缴方式: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二)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第二篇: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着手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1页共27页改革。经过大量的考察实践和前期准备工作,并借鉴发达国家国库管理的经验,2001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立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内容、配套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2002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又联合印发了《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截止2007年底,中央所有部门及所属9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300多个城市,1300多个县(区),超过23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为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财政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未支用得资金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进行管理运作,降低政府筹资成本,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选择的手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收付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增强了透明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存放在国库,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库款调度更加灵活。同时,也将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和混乱局面。财政部门内部实行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对分开,从机制上防止了营私舞弊。财政部门、支出单位、结算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资金支付账册,第2页共27页预算执行规范透明,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例4-16】(单项选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称为。a.国库集中收付制度b.国库收入收缴制度c.国库单一账户制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