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大数据时代: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ﻫ作者:赵晶,徐喆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09期摘要: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已在商界初露端倪,媒体行业亦敏锐地察觉到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各媒体通过平台合作的方式扩大对资源的利用、增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但无论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或社交媒体,对大数据的使用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认为,媒体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首先体现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在下一阶段,媒体应充分借助大数据的预“测功能进行预测性新闻报道;变革之二应体现在新闻采编方式上,媒体可利用记者录入语音”数据+大数据后台同步提取、分析、编写新闻的方式进行新闻编写工作;变革之三应体现在扩大数据库规模上,媒体可借助媒介社区平台扩大现有数据库。此外,大数据时代媒体可通过媒介融合方式挖掘信息的二次价值。关键词:大数据;发展现状;预测性报道;媒介社区;媒介融合中图分类号:G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47-04一、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不过,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1]。随着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数据的积累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大数据的发展基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大存储量的基础之上,计算机存储单位已从G、T发展到P(1P=1024T)。可以说,没有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不会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业界通常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四个V”,即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IBM网站关于大数据四个特点的界定中,则用真实性(Veracity)替代了“”价值[2]。大数据的出现首先对商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触感敏锐的商家逐渐舍弃被动的销售模式,转而通过分析客户以往的消费习惯,“”主动为其推荐可能需要的产品,如卓越、当当等网站会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书,“”“……”在淘宝网站上进行购物时会出现浏览过此宝贝的人还浏览过等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商界已经先于其他领域,牢牢抓住大数据的契机,通过对客户消费习惯的分析,总结出客户选择的偏好,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二、媒体大数据发展现状随着商界充分挖掘大数据潜藏的巨大价值,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开始摸索着向大数据时代前进。纸质媒体依靠纸质平台很难用客观的数据对新闻报道的好坏进行分析(好坏是指单篇报道的受欢迎程度),因此目前其主要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平台,通过分析这些平台上所转载新闻的点击率、转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据《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截止2010年8月,全国共有466“”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报纸、243家杂志、36家电视台和69家电台[“”“”3]。借助微博平台,编辑可以根据微博评论量和转发率来判断一条新闻的好坏,适当调整新闻采编的方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曾说:“一篇稿子好不好,不能光凭主观判断,而是要有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可能有一部分来自内部专业人士,更多的则来自社会。[4]”此外,纸质媒体也通过与网络媒体联手的方式拥抱数据时代。2012年7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深圳腾讯公司联手打造了大申网,上海网络用户只要登录QQ,就会获得最即时的定向推介。此次合作对解放集团有两大益处,其一,借用腾讯网平台可以实现新闻的实时报道,弥补了纸质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天然缺陷;其二,腾讯网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定向推介特定的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其次,有少量传媒集团着手与专业调查机构合作,深入开发大数据的潜在功能。如浙江报业集团去年开始投资数据分析项目,将目光放在了未来社交网络数据的深度挖掘上[1];2012年2月,佛山传媒集团与尼尔森公司合作,佛山传媒集团希望借助尼尔森大数据分析的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管理,为他们的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性的策略依据[5]。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