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VIP免费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_第1页
1/7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_第2页
2/7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_第3页
3/7
- 1 -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选择题 1.(2010·淄博统考)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 15°~25°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解析:雨林的分布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但其分布也受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东非高原地区。 答案:B (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2~3 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2.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 2 -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合理措施。第2 题,解答本题应提取题干中“相同降雨强度下”的信息,然后选择任意一栏做泥沙量的比较。如从泥沙量来看,选择第一栏比较:混交林地(0.1)<荒草地(4.7)<油松幼林地(18)<坡耕地(41.3)。第3 题,从不同植被覆盖下对水土的保持能力来看,混交林地、荒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较高,这也是当地的植被类型生态效益比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要好得多的原因。坡耕地的泥沙含量最大,所以开垦坡地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植被生态平衡的保持,不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地气候较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所以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如退耕还草。 答案:2.D 3.B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 4~5 题。 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