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2011 届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句式有: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格式。 提醒: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 “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环滁皆山也 夫战,勇气也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2.“„„是„„”格式。如: 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斯是陋室。 《陋室铭》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5. 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第 1页(共 8页) 特别提醒: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